解讀中國四大石雕之鄉——青田石
我們所說的青田石雕,主要是指以用青田石為主要雕刻材料雕刻鑿而成的石雕工藝品。而青田石主要盛產于我國的浙江東部青田縣。這里一直以來都被人們稱為“中國石雕之鄉”。
青田石,是我國的四大名石之一,主要用于印章的石料,其一直素有“圖書石”的美稱,而伴隨著青田石自成一派的青田石雕工藝,其風格寫實尚易,精妙而大器,有“天下第一雕”之美譽。
“青田石雕”于2002年成功的注冊成為了原產地證明商標。石雕文化產業的年產值已達到十億之眾,并且聯姻石文化之旅,將一個有著石文化底蘊和活力四射的青田展現給世人。
出土的吳越文化的文物--殷商時期的“玉羽人”。該文物系青田石雕刻,棗紅色,通高115厘米,造型奇巧,刻工精細,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。
青田石是我國的名石之一,不僅是雕件的藝術載體,而且是印材首選佳料。據《青田縣志》記載,元時“趙子昂始取吾鄉燈光石作印”,從明代中葉開始大彰于世,并登上文人雅士之室。篆刻大家文彭以青田石作為印材替代金屬、牙骨,從此,石材刻印應運而生。青田石為我國篆刻藝術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劃時代貢獻。
山口和方山是青田石雕的搖籃。青田石分布很廣,而以山口為中心;青田石種類上百,而以山口燈光凍、封門青、封門三彩、黃金耀最名貴。當代著名篆刻家韓天衡在一篇序文中寫道:上品的 青田石雕
青田石本身即是藝術品。無論質地凍或非凍,石性皆清純無滓,“堅剛清潤”,“柔潤脫砂”,最適于受刀和抒發刻家靈性,是古來一流印人最中意、最信賴的首選印材。
青田石雕受世人青睞,不僅因為雕藝精湛,更因為它的載體青田石的名貴。一位詩人題詩贊青田封門凍石道: 閱盡封門億萬春,修成正果賽黃金。女媧遺石今猶在,玉潔冰清似佳人。
青田石雕自成流派,奔放大氣,細膩精巧,形神兼備;{為寫實而尚意;手法主要有圓雕、鏤雕、浮雕及線刻;工序分相石,開坯,粗雕、細雕、封蠟、潤色等。石雕藝人們根據石材的特點展開構思,因材施藝,依色取俏,化“腐朽為神奇”,使青田石雕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。
青田石雕發展迅速,截止2009年從事石雕創作、生產、經營的已有2萬多人,產值達數億元。作品遠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,享譽海內外。
青田石雕是一代代石雕藝人和欣賞者們共同創造的民族優秀文化,是有生命、有靈魂的藝術。其魅力是其他任何藝術不可替代的,豐富的文化積淀使青田這座濱江古城更具神采。干百年來,它讓人向往,令人喜愛,給人啟迪,把美麗和幸福賜給熱愛它的知音。
青田石雕是青田人的驕傲,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自豪。她承載著工匠們的心血和汗水,浸透是中華燦爛的傳統文化。
青田石儲量豐富,分布在山口、方山、石門頭、塘古、山炮、白巖、嶺頭、季山、周村、下堡、山等十幾個鄉鎮。主要產地在山口鎮至方山鄉帶,總稱山口葉蠟石礦,質量乘,多出產名石。作業礦區有堯土、旦洪、封門、白洋、老鼠坪等。
青田石它溫潤如玉,卻有比玉更豐富的色彩,更奇特的花紋。自然界幾乎把所有的顏色都印染在青田石里面,使它呈現出青、白、黃、紅、棕、紫、綠、藍、黑、花等絢麗的色彩。自然界還用細膩的筆觸,在青田石中描繪出山川、花草、云霞、禽 獸、魚蟲等奇妙的花紋,使青田石的品類多達100余種,其中有世稱“印石三寶”之一,價逾黃金的燈光凍;有色如芳蘭,適于奏刀的蘭花青田;有質地細膩,行刀脆爽,能盡得筆意韻味的封門青;有黃色艷麗,質地純凈的黃金耀;有包裹棕色外殼,內含青黃凍石的龍蛋奇石。青田石不僅色彩美、花紋奇、質地佳而成為難得的工藝雕刻材料,更以其特有的脆爽而備受文人的青睞,成為歷代篆刻家首選的石材。(資料來源:石工坊雕刻)
|